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参观农村报告多篇

时间:2025-01-15 11:08:39
参观农村报告多篇[本文共9640字]

【导语】参观农村报告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学校参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推荐

x月x日,我校党支部组织教师前往“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参观。走进 ,一股农业新村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每到一处,统一规划建设的村民住宅、干净宽敞的村庄大道、美如风景画的村庄绿化都使我们感觉到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震撼和冲击。近年来, 村党总支以村企共建新农村为契机,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抓手,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坚持强班子、抓发展、惠民生,增强了党组织的发展力、服务力和凝聚力,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500元。一天的参观学习时间虽短,但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新更深入的了解,受到的启发也不少。

一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障。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选配好村“两委”班子是发展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一环。要把想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并且有能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人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村民大会选举青龙湖公司总经理、也是 村人的张德华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党x会选举张德华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大胆实行村企联姻,壮大村集体经济。由于村支部想干事,敢干事,干实事,深受村民的拥护,大大增强了村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农业龙头企业立足农村实际,利用农业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明显。以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 村发展了养殖、种植、蔬菜三大特色板块六大品牌产业:水禽养殖品牌,建立年产xx万只商品鸭苗的肉鸭养殖基地,带动周边50公里内的农民发展养殖业;家禽养殖品牌,建立年存栏10万只的蛋鸡场;生猪养殖品牌,全村饲养生猪过万头;渔业养殖品牌,年养殖特种水产品过百万斤;水稻种植品牌,无公害种植优质水稻6000亩;精品蔬菜品牌,建设蔬菜大棚xx亩。

三是规划村民新居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形式。 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农户的新居建设。村民统一住进小区,整齐划一的新楼房,宽敞明亮的村街道,如山水画般的村庄绿化无不展示新农村建设的风采。规划好新村建设,整体搬迁老村落,既可以增加耕地,又可以解决农村的脏乱差,促进村容整洁。以前的 村,村民的住宅都是典型的“小户大院”模式,户均占地8.1亩,但实际住房仅不到1亩,宅基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对此,该村按照“民主定点、科学规划、以点带面”的原则,选定在该村4组开展迁村腾地试点。在新居民点上,居民都住进联排小别墅,小别墅占地400平方米,造价12万元,村民只需要出资4.5万元就可入住。但条件是村民必须把原宅基地还给村集体。目前 村已经有184户农户搬迁,为村里腾出了2100亩土地。村里成立了一个“土地存贷合作社”,农户腾出的土地全部存入合作社,村里引进的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市价将土地贷出发展现代农业。按每亩地每年至少能贷出1000元计算,2100亩地若全部贷出,每年将可为村集体带来210万元的收益。目前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贷出的土地上建起了200个蔬菜大棚,以每个500元的低租金租给村民种精品蔬菜;投资8000万元建成养殖规模为xx万只的种鸭场、种鸭孵化场和屠宰分割厂。 村村支书张德华说:“目前全村基本形成了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种植业,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养殖业,三分之一的农户就近务工的发展格局,使集体经济和农民的收入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参观考察 新农村建设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给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前景有了直观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关心“三农”、服务“三农”的自觉性,真实感受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青年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村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的求实精神,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持续发展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素质,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学校参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我校党支部组织教师前往“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参观。走进 ,一股农业新村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每到一处,统一规划建设的村民住宅、干净宽敞的村庄大道、美如风景画的村庄绿化都使我们感觉到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震撼和冲击。近年来, 村党总支以村企共建新农村为契机,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抓手,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坚持强班子、抓发展、惠民生,增强了党组织的发展力、服务力和凝聚力,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500元。一天的参观学习时间虽短,但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新更深入的了解,受到的启发也不少。

一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障。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选配好村“两委”班子是发展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一环。要把想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并且有能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人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村民大会选举青龙湖公司总经理、也是 村人的张德华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党的代会选举张德华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大胆实行村企联姻,壮大村集体经济。由于村支部想干事,敢干事,干实事,深受村民的拥护,大大增强了村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农业龙头企业立足农村实际,利用农业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明显。以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 村发展了养殖、种植、蔬菜三大特色板块六大品牌产业:水禽养殖品牌,建立年产2000万只商品鸭苗的肉鸭养殖基地,带动周边50公里内的农民发展养殖业;家禽养殖品牌,建立年存栏10万只的蛋鸡场;生猪养殖品牌,全村饲养生猪过万头;渔业养殖品牌,年养殖特种水产品过百万斤;水稻种植品牌,无公害种植优质水稻6000亩;精品蔬菜品牌,建设蔬菜大棚2000亩。

三是规划村民新居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形式。 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农户的新居建设。村民统一住进小区,整齐划一的新楼房,宽敞明亮的村街道,如山水画般的村庄绿化无不展示新农村建设的风采。规划好新村建设,整体搬迁老村落,既可以增加耕地,又可以解决农村的脏乱差,促进村容整洁。以前的 村,村民的住宅都是典型的“小户大院”模式,户均占地8.1亩,但实际住房仅不到1亩,宅基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对此,该村按照“民主定点、科学规划、以点带面”的原则,选定在该村4组开展迁村腾地试点。在新居民点上,居民都住进联排小别墅,小 ……此处隐藏4784个字……、经济、外交仍受英控制。1947年成为主权国家。新西兰每三年选举一次议会。议会控制公共财政及制定法律。总理领导新西兰政府。总督和部长组成的行政会议是法定最高行政机构。行政会议由总督主持,总督缺席时由总理或高级部长主持。总督行使权力必须以行政会议的建议为指导。内阁掌握实权。新西兰全国分为12个大区,下设有74个地区行政机构,其中包括15个市政厅、58个区议会和查塔姆群岛议会。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市政府或地区行政机构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事务管理机关,基本上相当于我国的乡镇,但又兼具我国村委会的某些功能。市政府一般只管部分地方社会事务,区域性公共事务由州政府实行州内条条管理,如社区间的主要道路、消防、紧急救护、社会治安和小学和中学教育,而联邦政府管理社会保障、公民就业和公共医疗等。市政府直接面对居民,在居民与市政府间再没有中间机构。所有房地产业主及在社区登记选民资格的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选举市长和市议会委员的权利。市长和市议会委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居民、服务机构和部门、地方企业都是公共管理的责任者,所有居民都有权参与市政府的决策过程,也有权参加市政议会。地方政府最为重要原则就是保障辖区居民在公共管理中的参与权、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以便帮助市政府在公共管理上准确和有效地做出决策。市政府必须保证辖区内所有成员在生活中享有平等机会,平等地参加市政府的决策过程、服务和计划。为了做到这一点,一般市政府都采用多种语言印发多种出版物,如杂志、周报、年度报告等向居民免费发放。

三、澳、新基层公共服务的发展及其成就

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社会贫富差距很小,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社会福利网,包括广大边远地区。社会福利种类多而齐全,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可以享受名目繁多的福利津贴,如家庭津贴、失业救济金、生育津贴、免疫津贴、家长补助、子女补助、托儿津贴、住房补助、残疾儿童津贴、护理人补助、土著青年助学金、偏远地区儿童补助、健康护理卡、老年津贴、鳏寡津贴、残疾人津贴、老年优惠卡、老年健康卡、电话补助、退伍军人津贴、孤儿养育津贴、领津贴者的教育补助,等等。1997年,澳大利亚专门成立了一个新机构,名为“联络中心”,是政府出资设立的非赢利性事业机构,它负责原先由联邦政府几个部所承办的一系列社会工作。这个全国性的网络注意为边远地区服务,并安排为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峡岛民解决困难的工作方案。联络中心的总部设在首都堪培拉,在全澳各地社区有1000多个服务网点,提供的服务项目多达70多项。该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受家庭与社区服务部委托发放养老金,负责养老金领取人的情况登记、费用申报和通知发放,工作一直做到家庭,同时负责收集汇总全国养老金申领发放信息。联络中心的设立,使政府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家庭疏而不漏的社会服务网。

当然,城乡发展的差距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同样存在,资金、人才、公共资源等也容易从农村流向城市,带了农村老龄化、公共服务落后等一系列现象。在澳大利亚,由于地域广阔,人口稀少,环境复杂,地理社会多样化,许多地方相距遥远,有的甚至与人口聚集区相隔绝,缺乏社区服务和交通设施,教育和就业机会少,农民生活时常感到寂寞和无助,平均每四天就有一农民自杀。

四、澳、新基层社会管理经验的启示和借鉴

由于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照搬他们的模式,但公共服务的理念和某些管理方式,对我国的农村基层管理和农村社区建设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一是要大力发展各类农村民间组织。

澳、新在发展农村、农业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发挥农村各类协会的作用。以澳大利亚为例,该国的农业协会有14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农业协会2400个,成员200万人,遍布各地,不仅城市郊区有,而且边远的渔区也有,且形式多样。协会种类繁多,既有生活服务型的协会,也有生产服务型的协会;既有劳动合作的,也有资金股份合作的。协会的规模也大小不一,有十来户组成的,也有上千户甚至几千户组成的。协会既有全国性的,如新西兰肉类畜牧业协会;也有地方性的,如墨尔本谷物生产者联合会。协会由理事会进行管理,理事会成员按章程规定,定期选举,集体决定合作社重大事项,每个成员在协会事务中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协会的利润一般根据各成员与协会之间所达成的业务量进行分配。协会为社员统一购买农资,降低了生产成本;引进新品种和技术,指导农民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通过培训、教育活动,改善社区的环境等。所以协会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农民可以离开政府,但不能离开协会。由于协会发达,澳大利亚政府对农民的许多公共服务都是委托民间组织来完成的,这既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能,降低了行政成本,同时也造就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

二是要大力培养发展各类志愿者组织。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志愿服务事业已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随处可见到各种不同的志愿者。他们在社会事务中,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大到为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族群和谐,小到为农牧民解决生活困难,做心理疏导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有超过30%的居民参与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当成自己的一种精神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方式,不求回报的。而在我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志愿服务还不普遍,或者说有的地方根本没有真正开展,而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一点就是要大力推进农村志愿服务,这确实需要政府切实加以引导呀。

三是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必须向农村延伸和倾斜。

为了缓解城乡差别等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如提升边远地区各类人员的工资待遇,有的甚至可以高出城区一倍以上;开出众多优惠条件,吸引移民申请者到边远地区服务;雇用民间组织或人员为分散的农户提供公共服务,听取农户意见和要求,在政府和农户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定期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到边远地区为农民提供医疗服务等。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5篇】参观廉政文化进农村的考察报告

一、基本概况

二、主要作法与经验

成厢区于2022年5月,率先在xx市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的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以提高农村干部的廉洁意识和村民监督意识为重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做法与经验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确保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成厢区专门成立了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这项活动由区纪委总协调、区委组织部牵头、区委农办协助组织实施,制定了城厢区廉政文化进农村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方法步骤、责任分工等。各镇(街道)由党委统一领导抓落实,纪委书纪任组长,组织委员任副组长,各村由村支书负总责,各村组干部共同参与,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每季度定期召开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协调会议,对各项工作早部署、早总结、早安排,且常抓常新。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参观农村报告多篇范文。

《参观农村报告多篇[本文共964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