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不孝顺的检讨书

时间:2025-05-08 07:26:18
不孝顺的检讨书[本文共7180字]

亲爱的妈妈:

我觉得自己似乎变了好多,自从上了高中。昨晚特地问了问妈妈,“我变了吗?”“变了好多。”妈妈似乎憋了很久,“那这些变化是好还是坏呢?”“有好有坏吧。”看来,我不得不反省自己了。

第一个变化是坏的变化,我做事似乎失去了耐心,做什么都太急于求成,很急躁。。有的时候还会没有理由的发脾气。这个真的不好。以前总是平和的我哪里去了?完全被高中的书本压垮了。

第二个变化是好的变化,我变的更加热爱学习了,以前似乎总想着玩,可是自从生了病之后,尽管现在身体还不是很好,但是对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似乎渐渐加深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才能把功课学好!

第三个变化是坏的,我对家人的关心似乎很少了,不知是因为没有时间还是不好意思开口,我没有办法让父母体会到我对他们的爱,觉得很对不起!以后我会改的。。。

还有很多变化就不一一列出了,,总之我也认为我变了好多,我一定会坚持好的变化,努力改正坏的变化。。。要加油啊!!!

第二篇:不孝顺的检讨书

母亲:

我觉得自己似乎变了好多,自从上了高中。昨晚特地问了问妈妈,“我变了吗?”“变了好多。”妈妈似乎憋了很久,“那这些变化是好还是坏呢?”“有好有坏吧。”看来,我不得不反省自己了。

第一个变化是坏的变化,我做事似乎失去了耐心,做什么都太急于求成,很急躁。。有的时候还会没有理由的发脾气。这个真的不好。以前总是平和的我哪里去了?完全被高中的书本压垮了。

第二个变化是好的变化,我变的更加热爱学习了,以前似乎总想着玩,可是自从生了病之后,尽管现在身体还不是很好,但是对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似乎渐渐加深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才能把功课学好!

范文网【www.】

第三个变化是坏的,我对家人的关心似乎很少了,不知是因为没有时间还是不好意思开口,我没有办法让父母体会到我对他们的爱,觉得很对不起!以后我会改的。。。

还有很多变化就不一一列出了,,总之我也认为我变了好多,我一定会坚持好的变化,努力改正坏的变化。。。要加油啊!!!

第三篇:孝顺范文

孝是什么

或许你会忘记曾经在你耳边奏响的星星点灯,或许你会忘记曾经在你眼前展现的蒙娜丽莎,但是我相信你永远不会忘记那展现在你眼前的那"二十四孝子"的雕塑。那惊天地孝心.那泣鬼神的孝情犹如长江中的礁石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层层浪花。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就是“孝”的含义,这就是“孝”的真谛。“孝”就像秋后残花,在灿烂一生后,最终凋零在了自己母亲的怀抱中,于是就有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赞美,那是残花,那是落英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孝”的真谛。“孝”就像深海之鱼,在母亲产卵之后因为瞎了而不能捕食时,幼鱼自己投食于母亲嘴中,为母亲充饥的勇气。于是就有了三的奇鱼的故事。那是幼鱼在用自己的生命告知世界“孝”的含义。

孝”本是一朵玫瑰,他不仅使你与父母有了一份释然,更使你们的周围留有余香;“孝”本是一弘清泉,他不仅使你与父母有了一份坦诚,更使你们的周围有了一份清凉;“孝”本是一棵苹果树,“孝”本是一只黄鹂鸟;“孝”本是-----“孝”本是我们身边的一切,却不知,你发现了多少?

“孝”是董永的无家可归,卖身葬父的行动;“孝”是陆绩的六岁怀橘,以尽孝心的举止;“孝”是王祥的不畏严寒,卧冰求鲤的信念;“孝”是黄香的严寒酷暑扇枕温裘的故事~~~

或许“孝心”是你不远万里归来时为母亲带来的一杯茗茶;或许“孝心”是你不忘三百六十五个早晨给父亲的侍茶,不管它是茗茶还是清泉,但是,孝心的味道已化入其中,你闻,空气中还有淡淡的清香。或许“孝心”是老莱子70岁的摔倒在地,戏彩娱亲的故事;或许“孝心”是陆绩6岁的袖里藏橘,以遗母亲的孝举。不管他是6岁还是70,但是,孝心的举止已化入其中,你看,身边的孩子已被感染。

一个“孝”字,那是千千万万个孩子的举止;一个“孝”字,那是让天下父母亲得到的心灵的慰籍。

朋友,无论你奔波在外还是常局家中,无论你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请你记得你身上有行孝的义务,肩上有尽孝的责任,别忘了,为你的双亲尽上一份孝心~~~~

感悟孝道

《百孝经》中开篇就讲:“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嘛。“孝”是一个人行为的准则,是衡量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标志。

什么是孝?孟懿子问过孔子。子曰:“无违。”樊迟遇,子告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孔子回答:“不要违背”。他给樊迟解释到:“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后,又要以礼来安葬和祭祀他们”。孝,是对父母的一种尊敬,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更是一种亲情,是对父母的爱。

“孝道贵在心中存,孝亲亲则莫回言。”,“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孝”不是用嘴说出来的,即使有一张说书人的嘴,再说也没用。“孝”是做出来的,即使苯的像块木头,也可以表现出来。用心才是基础,行动才是根本。

邵春英,一位普普通通黑龙江农村妇女,她的婆婆因病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生活无法自理。祸不单行,虽说有两个儿子,可都有病,只有邵春英来照顾。从此,她就天天擦洗婆婆身子,给婆婆按摩,19年从没有停过。若是没有一颗孝心,她能坚持下来吗?

李继英,本来就不宽裕的她竟检来一位母亲和他们住在几平米的房里。虽然条件艰苦,可她依旧十分关心的侍奉老人。真是“检来的母亲也是娘”呀!如果没有行动,能侍奉她吗?

孝心就像水汽,行动就像云彩,有了它们,才能下起雨来; 孝心就像水滴,行动就像河流,有了它们,才能汇成湖泊; 孝心就像种子,行动就像大树,有了它们,才能带来绿荫

孝心就是基础,行动就是根本,有了它们,才能把爱表现出来。只有“心”和“行”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孝”道。

年过知天命的王清臣,母亲80岁,已瘫痪20年,每天都打扫卫生收拾房间,从不叫苦。满头白发的谢延信,32年日日夜夜,勤勤恳恳,从不叫累。“孝”让世界更加温暖,让世界充满(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Www.)阳光,让世界被爱所包围,让爱把世界变的更加美好。

“羔羊有跪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每个人,都应该怀着一颗孝心去孝敬父母,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道德,还是一种品质。“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兽实可怜。”用一颗孝心去回报父母养育之情,同一片真心去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这就是“孝”的本质。

没有孝心,哪有“亲尝汤药”、“怀橘遗亲”,更不用说“扼虎救父”、“尝粪忧心”了。没有“孝”,世界会是什么样?‖“百行完善孝为首,当知孝字是根源”啊 ……此处隐藏2460个字……亲。他的生活,从此天翻地覆!

他为了母亲的腿,卖掉了以前的楼房,租了一个大院里的平房。每天很早起床为母亲做营养早餐,带母亲出去散步。他替母亲换洗衣裤,一件一件,从不马虎,经常在大院里的水龙头前洗一上午。他调试好水温,为母亲洗头洗澡,让母亲更舒适一些。晚上,他才会出去工作,同时做几份工,为多挣些钱,让母亲和孩子过上好日子,他在加油站给车加油,在工地搬运砖,在酒吧当过推销员,进货摆地摊,当过服务员??很晚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看到母亲关切的眼神,他又挂上笑脸,佯装精神,为母亲削苹果,给母亲端上洗脸水。母亲将儿子为自己做的一切,牺牲的一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儿呀,真是辛苦你了,我这病,可让你累坏了!”“妈,不辛苦,不累。孝敬您是应该的!”他的女儿也在一旁附和:“奶奶,我长大了,也会这样孝敬您的!”

就这样,他十几年如一日地细心照料母亲。前不久,母亲安心离开了人世。而他,仍是自责内疚,难过不已。女儿泡好茶端给父亲:“您别难过了,奶奶要是知道您这样,她也会不开心的。您要振作,从此开始更好的生活,而我,也会像您孝敬奶奶那样孝敬您的。”他摸摸女儿的头,会心的笑了。‖那女儿,就是我。他,就是我那最可敬可亲孝心的爸爸。

第四篇:关于孝顺的故事

关于孝顺的故事

事例一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二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第五篇:关于孝顺的名言

关于孝顺的名言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3、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5、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7、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8、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9、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1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2、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13、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14、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15、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16、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17、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9、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2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1、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2、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23、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24、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25、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26、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27、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8、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2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0、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31、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32、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33、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3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3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36、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38、长幼有序。——孟子

本网推荐其他精彩内容:

关于孝顺的成语

孝顺的爸爸

孝顺父母

我理解的孝顺

关于孝顺的句子

《不孝顺的检讨书[本文共718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